高技术业务部党支部“每周一课”主题学习情况简报(2023年3月)
| |||||
| |||||
3月,高技术业务部党支部开展了“每周一课”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这是支部结合部门实际制定的常态化学习制度。 3月3日,学习小组对《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行了系统性学习,文章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相关论述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与诠释。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志们在交流中谈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统一思想和行动,切实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并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1.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科技创新处的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结合工程咨询相关要求,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2.认真学习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刻认识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积极挖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等的相关优势,推动咨询服务不断前行。 3月10日,学习小组对《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之21——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和讨论。同志们在交流中谈到: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西方有很多发展道路,但是并不适合中国的发展,本次学习的内容文字不多,但是从几个层次反应得很全面,学习内容中提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说明大家都是不同的,让现在的各种机制改革、创新,有了本质性的依据,在解决卡脖子,以及中短时间必须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所有的方式方法都需要有一个结果导向。作为党员,从本质特征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赓续推荐的可靠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打破目前国际发展困境很关键。 3月17日,学习小组对《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同志们在交流中谈到: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好各项经济工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质量强国建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月24日,学习小组对《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之27——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水平》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同志们在交流中谈到: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发挥新发展格局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内大循环畅通,本身就是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巨大的市场优势、空间优势和发展韧性的重要体现。要实现在扩大内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速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产业链与供应链、上游与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等之间有机循环。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消费市场空间优势明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扩大消费在GDP中的占比,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月31日,学习小组对《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之15——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和讨论。同志们在交流中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准方向、走对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从领导力量、方向道路、基本任务,到依靠主体、途径方式和使命担当等方面,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道路上,必须始终遵循和坚持的一以贯之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和人类使命担当。
| |||||